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东晋小说 > 其他类型 > 藤椅上的时光标本小棠陈秀芳前文+后续

藤椅上的时光标本小棠陈秀芳前文+后续

陈折弘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槐花,藤椅的缺口处缠着新长的藤蔓。“按这个绿键就能接视频。”小棠握着奶奶的手指在屏幕上画圈,陈婆婆盯着键盘上歪扭的拼音贴纸——那是小棠用修正液写的“接挂”,旁边画着小槐花当标记。第一通视频在军训后的周末。陈婆婆对着镜头紧张得直摸头发,突然发现屏幕里的小棠身后有个穿蓝衬衫的男生晃过。“那是同学!”小棠慌忙挡住镜头,耳尖发红。陈婆婆却笑了,翻出笔记本在扉页照片背后画了个小蓝点——1965年她在文化馆,也有个穿蓝工装的男生总借她的素描本,后来成了在藤椅上刻字的人。深秋的槐叶开始飘落,陈婆婆跟着社区电脑班学拼音,笔记本里夹着皱巴巴的字母表,“X”和“P”总被她写成歪扭的槐花。某天她突然对着老年机念:“小、棠、吃、饭、了、吗”,发送键却按成了...

主角:小棠陈秀芳   更新:2025-04-17 15:5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小棠陈秀芳的其他类型小说《藤椅上的时光标本小棠陈秀芳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陈折弘”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槐花,藤椅的缺口处缠着新长的藤蔓。“按这个绿键就能接视频。”小棠握着奶奶的手指在屏幕上画圈,陈婆婆盯着键盘上歪扭的拼音贴纸——那是小棠用修正液写的“接挂”,旁边画着小槐花当标记。第一通视频在军训后的周末。陈婆婆对着镜头紧张得直摸头发,突然发现屏幕里的小棠身后有个穿蓝衬衫的男生晃过。“那是同学!”小棠慌忙挡住镜头,耳尖发红。陈婆婆却笑了,翻出笔记本在扉页照片背后画了个小蓝点——1965年她在文化馆,也有个穿蓝工装的男生总借她的素描本,后来成了在藤椅上刻字的人。深秋的槐叶开始飘落,陈婆婆跟着社区电脑班学拼音,笔记本里夹着皱巴巴的字母表,“X”和“P”总被她写成歪扭的槐花。某天她突然对着老年机念:“小、棠、吃、饭、了、吗”,发送键却按成了...

《藤椅上的时光标本小棠陈秀芳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槐花,藤椅的缺口处缠着新长的藤蔓。

“按这个绿键就能接视频。”

小棠握着奶奶的手指在屏幕上画圈,陈婆婆盯着键盘上歪扭的拼音贴纸——那是小棠用修正液写的“接挂”,旁边画着小槐花当标记。

第一通视频在军训后的周末。

陈婆婆对着镜头紧张得直摸头发,突然发现屏幕里的小棠身后有个穿蓝衬衫的男生晃过。

“那是同学!”

小棠慌忙挡住镜头,耳尖发红。

陈婆婆却笑了,翻出笔记本在扉页照片背后画了个小蓝点——1965年她在文化馆,也有个穿蓝工装的男生总借她的素描本,后来成了在藤椅上刻字的人。

深秋的槐叶开始飘落,陈婆婆跟着社区电脑班学拼音,笔记本里夹着皱巴巴的字母表,“X”和“P”总被她写成歪扭的槐花。

某天她突然对着老年机念:“小、棠、吃、饭、了、吗”,发送键却按成了拍照,给小棠发去一张模糊的藤椅特写,椅腿内侧的“建国”二字在阴影里若隐若现。

第二章:视频里的蝴蝶标本(2018年春)小棠第一次带男友回家,是个戴圆框眼镜的男生,手里提着给奶奶的礼物:一罐槐花蜜。

陈婆婆盯着他背包上的机械蝴蝶挂饰,突然想起笔记本里1995年的歪扭蝴蝶——原来时光真的会把涂鸦变成现实。

“奶奶的笔记本像魔法书!”

男生翻着泛黄的纸页,在1997年的血渍花瓣前愣住。

陈婆婆慌忙合上书,却没注意到小棠看见扉页那张1965年的照片:“奶奶年轻时的素描本呢?”

她突然想起母亲的木箱,里面还压着未完成的《百花园》系列,每张画角都缀着真实的槐花标本。

视频通话时,男生指着陈婆婆身后的藤椅:“椅腿的刻字是书法吗?”

小棠凑近镜头,第一次看清“秀芳&建国”的笔画,突然想起父亲相册里的老照片:三十年前的槐树下,年轻的奶奶抱着襁褓中的自己,藤椅的影子里藏着半行模糊的刻痕。

当晚,陈婆婆在笔记本里夹了张字条:“小棠的蓝衬衫男孩,让我想起你外公的工装。”

她摸着照片上1965年的自己,忽然发现素描本边缘的铅笔印——那是当年未寄出的画展申请书,收件地址栏空着,像个永远填不
,她突然把手指放进嘴里:“奶奶的墨水是甜的!”

陈婆婆笑出声,眼角的细纹里落着花瓣:“那是加了槐花蜜的。”

其实她偷偷在墨水里兑了蜂蜜,就像母亲当年用槐花染布时,会在染料里加一勺麦芽糖,说“这样颜色才粘得住”。

藤椅在这时发出吱呀声,椅腿内侧的刻字“秀芳&建国”被阳光照亮,那是丈夫结婚时用小刀刻的,二十年来被藤条遮着,此刻在树影里忽明忽暗。

第三章:糖纸与苦茶(2000年秋)幼儿园放学时,小棠的口袋里鼓着块压扁的饼干。

“老师说给最爱的人。”

她踮脚把饼干塞进陈婆婆嘴里,自己却皱着眉头舔手指:“太甜啦,比奶奶的茶还苦。”

老人愣住了,她喝了半辈子的苦荞茶,竟忘了孩子的味觉像槐花蜜一样清甜。

当晚,陈婆婆在笔记本上画了个流泪的太阳,旁边粘着半张水果糖的糖纸——那是小棠从饼干包装袋上撕下来的,边角还留着齿印。

她在糖纸旁边写道:“原来我的茶,在小棠嘴里是苦的。”

第二天清晨,瓷杯底多了颗冰糖,融化的甜顺着茶渍漫成圆形,像被阳光晒化的糖纸。

深秋的槐叶开始泛黄,小棠蹲在藤椅边看奶奶修补椅面。

去年台风刮断了几根藤条,陈婆婆翻出丈夫的旧工具箱,对着生锈的锥子发了整夜的呆,最终自己去集市买了新藤条。

“爷爷的藤条会跳舞吗?”

小棠摸着新补上的纹路,陈婆婆忽然把她的手按在椅腿内侧:“你摸,这里有爷爷的名字。”

孩子的指尖划过凹凸的刻字,咯咯笑起来:“像小蚂蚁排队!”

第四章:病房里的春天(2003年冬)暖气片在病房里发出嗡嗡声,小棠的额头烧得通红,盯着天花板上的污渍说:“那朵云像槐花。”

陈婆婆握着她的手,忽然想起女儿离开前的那个冬夜,也是这样的暖气声,也是这样发烫的小手,不同的是,那时襁褓里的孩子没有名字,而现在的小棠已经会用歪扭的笔画写“奶奶”。

她摸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用蓝黑钢笔在纸页上画会飞的槐花。

花瓣拖着长长的尾羽,像蝴蝶又像蒲公英,花心处藏着小小的房子:“等花开了,我们就回家,房子里有爷爷编的藤椅,有会跳舞的
iv>第一章:暮色中的重逢(2025年夏)答辩后的第七天,小棠的行李箱碾过青石板路时,槐花香正裹着暮色漫出来。

藤椅上的身影动了动,陈婆婆转身的瞬间,老年机从膝头滑落,屏保上的合照被夕阳镀成暖金——那是二十年前的小棠,辫梢别着槐花,趴在奶奶膝头看画。

“奶奶,我带了礼物!”

小棠举起木雕蝴蝶,刀柄上刻着歪扭的“给会魔法的奶奶”,正是她十岁时画的字体。

陈婆婆接过时,木雕翅膀轻轻颤动,竟撒出细碎的金粉——是小棠用扫描的笔记本像素点做的装饰,“这样每片翅膀都是您画过的蝴蝶。”

藤椅在这时发出熟悉的吱呀,小棠忽然注意到椅腿内侧的刻字:“秀芳&建国”旁边,不知何时多了行小字,笔画稚嫩却坚定:“小棠的花园,2025”。

她指尖划过凹痕,想起奶奶在视频里说的“缺口会长成新花纹”,忽然明白这架藤椅早已不是当年的修补品,而是三代人时光的拼图。

第二章:笔记本里的光与影(2025年秋)秋分那天,小棠在阁楼发现了母亲的木箱。

褪色的素描本里掉出张泛黄的纸,是1985年女儿写给陈婆婆的信:“妈,小棠的第一声‘奶奶’,应该会像槐花落在您心里那样轻吧?”

信末晕着块浅黄,是当年的槐花蜜渍,与笔记本里2000年的糖纸标本遥相呼应。

“其实你妈妈每年都寄槐花蜜,直到那年货轮失事。”

陈婆婆摸着木箱里的玻璃罐,罐底沉着片风干的花瓣,“她总说,要让小棠的童年比我的画纸更甜。”

小棠看着罐身标签,从1995年的歪扭“甜”字,到2025年她用代码生成的槐花图案,突然发现所谓传承,不过是有人把爱酿成了可以跨越时光的蜜。

当晚,她们在藤椅上翻开电子绘本。

1995年的太阳在触屏上跳动,陈婆婆用触控笔给2003年的病号服画上学士服的领边:“那时就想,小棠穿这个一定好看。”

小棠忽然指着1965年的素描稿:“奶奶,您的《百花园》,现在可以用全息投影补完了。”

槐花瓣从屏幕飘出,落在真实的藤椅扶手上,像时光打了个温柔的结。

第三章:藤椅的独白(2026年
业设计的主题一样!”

屏幕里闪过一张草图:数字化的槐花树,每片花瓣都藏着可触摸的记忆碎片——就像陈婆婆的笔记本,终于在孙女的代码里开出了永不凋零的花。

答辩结束后,小棠发来段视频:她在校园的槐树下奔跑,学士服的飘带扫落花瓣。

陈婆婆看着屏幕里的白瓣纷飞,忽然发现藤椅的刻字在阳光下格外清晰——“秀芳&建国”旁边,不知何时多了行小字:“小棠的花园,2025”。

第五章:时光的双重曝光(2025年夏)梅雨季来临时,小棠寄回台扫描仪。

陈婆婆看着自己的笔记本一页页变成电子文档,1995年的歪扭太阳与2025年的触控笔涂鸦重叠,像场跨越三十年的双重曝光。

她忽然在扫描件里发现父亲的字迹——1962年的某页边角,父亲用铅笔写:“秀芳的蝴蝶会飞,就像她的梦想。”

“奶奶,你的素描本扫描好了!”

小棠的视频里,《百花园》系列在电脑上展开,每朵花都缀着真实的槐花标本。

陈婆婆看着1965年未完成的玫瑰,忽然发现花瓣边缘多了行小字:“用2025年的槐花蜜补上”——是小棠的笔迹,旁边配着张槐花蜜的照片,玻璃罐上贴着她初中时画的歪扭蝴蝶。

藤椅在这时发出熟悉的吱呀声,陈婆婆摸着新换的藤条,想起春天小棠回家时,曾蹲在椅边拓印刻字:“等我有了孩子,要给太奶奶的藤椅写续集。”

此刻她望着窗外的槐树,发现断枝处又长出了新桠,在梅雨中轻轻摇晃,像在给时光打拍子。

暮色漫过石栏时,陈婆婆在电子笔记本上打下第一行字:“2025年的槐花,和小棠的学士服一样漂亮。”

输入法联想出“花园”二字,她忽然笑了——原来有些未完成的约定,早已在时光的褶皱里,开出了最意想不到的花。

老年机在此时震动,小棠发来张照片:她戴着陈婆婆1965年的槐花书签,站在毕业设计的展台前,背景是全息投影的槐花海。

那些虚拟的花瓣穿过屏幕,仿佛落在藤椅的扶手上,与真实的花香重叠,让三十年的光阴,在纸页与像素之间,轻轻颤动。

第三部分:落在时光里的花(2025年夏—永远)<春)第一场春雨来临时,小棠的女儿糖糖趴在太奶奶膝头,看她用钢笔在新笔记本上画槐花。

电子屏的光映在老人鬓角,与1995年的银丝重叠,却比当年多了份温润的光泽——那是时光沉淀的蜜色。

“太奶奶的蝴蝶会飞吗?”

三岁的糖糖戳着纸页,油墨又被蹭出浅灰印子。

陈婆婆笑了,从帆布包底层掏出个铁皮盒,褪色的槐花簇拥着枚老式戒指:“这是你太爷爷准备的求婚戒指,藏了五十年,现在该送给新的小画家了。”

糖糖接过时,戒指在她掌心显得格外小巧,却刚好套进无名指根部,像朵永远不会凋谢的花。

小棠蹲在旁边拓印藤椅刻字,突然发现“建国”二字下方有行极浅的划痕:“等秀芳的画展开幕,我要编架会开花的藤椅。”

她抬头望向奶奶,老人正对着糖糖的涂鸦发呆,纸上歪扭的太阳旁,多了个戴学士帽的小人——原来有些未说出口的约定,早已在时光里悄悄结果。

第四章:永远盛开的槐花(结局)五年后,小城的文化节上,小棠的全息投影作品《时光采集者》惊艳全场。

巨大的槐树下,虚拟藤椅上坐着陈婆婆的3D影像,膝头摊开的电子笔记本自动翻页,1995年的蝴蝶振翅时,真实的槐花从顶棚飘落,落在观众们仰起的脸上。

“每个日子都是未完成的画。”

广播里传来陈婆婆的声音,带着槐花蜜的清甜,“但总有新的笔尖,会接住时光的露水。”

镜头扫过观众席,糖糖正把花瓣夹进自己的迷你笔记本,封皮上写着“糖糖的时光机”,旁边画着会飞的藤椅。

暮春的风掠过展场,陈婆婆坐在真实的藤椅上,看孙女抱着外孙女向自己跑来。

学士服的飘带、童年的碎花裙、幼儿的蓬蓬纱,在槐花海中交织成最动人的纹路。

她摸了摸新笔记本的扉页,那里贴着三代人的照片:1965年的素描少女、1995年的祖孙涂鸦、2025年的电子绘本,还有2030年的全息投影——原来时光从不是单程票,而是一场永不落幕的花事。

藤椅在此时发出轻微的吱呀,椅腿内侧的刻字被阳光照亮:“秀芳&建国&小棠&糖糖”,新刻的笔画还带着木茬的清香。

陈婆婆忽然想起母亲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