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流泪而短路了。
手机收到解聘通知的瞬间,生物芯片自动执行了竞业协议条款——所有工作相关记忆都被打上加密水印,像蒙上磨砂玻璃般变得模糊不清。
记忆银行的入职仪式令人不安。
小夏递给他的操作手册最后一页用隐形墨水写着警告:任何单次接触超过200小时的痛苦记忆都会导致永久性共情能力损伤。
第一天的“客户”是个出售车祸记忆的老兵。
当林深将记忆提取器贴在他太阳穴时,设备显示的神经电活动图案异常熟悉——那正是他自己脑电波中反复出现的独特波形。
更惊人的是,在记忆可视化屏幕上,撞向老兵的那辆卡车挡风玻璃上,清晰地映出了林深自己的脸。
午夜的值班室里,林深黑进了银行的记忆分类系统。
检索“X-7284”时,屏幕突然转为血红色,跳出一段被多次覆盖的监控视频:十二岁的红裙女孩被绑在手术台上,她锁骨处的∞符号正在渗出液态记忆金属。
视频角落的计时器显示日期是2043年3月8日——正是城市大规模停电导致监控系统瘫痪的那天。
林深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恐惧之中。
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也参与了那些可怕的实验,而记忆银行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不可告人的阴谋?
第四章:双重人格随着调查的深入,林深发现自己身体里似乎出现了另一个“自己”。
第三周工作时,他发现自己的生物识别信息无法通过安检。
虹膜扫描显示他右眼视网膜纹路与入职记录存在0.3%的差异,而这点差异通常只出现在器官移植者身上。
“这是记忆融合的晚期症状。”
小夏递来的诊断报告上布满动态图表,“您大脑中现存在两个独立的神经信号传导模式。”
全息投影中,两套不同的脑电波图案像纠缠的毒蛇般互相吞噬。
镜面测试带来了更大震撼。
当林深对着更衣室的智能镜子眨眼时,镜中人延迟了0.7秒才做出相同动作。
更可怕的是,在延迟的这片刻间,镜中人的嘴唇蠕动着说了句:“你偷走了我的身体。”
<记忆银行的真实业务在B5层。
某次电梯故障让林深误入这个禁区,他看到数百个圆柱形培养舱像管风琴般排列。
每个舱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