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二李恪的其他类型小说《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全集》,由网络作家“泸州老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没事!”长孙无忌摇头。这点伤痛他能承受,他是经历过战场的人,这点伤算什么。但刺客背后的主使,是个大问题。李承乾脸色难看,“舅舅,你认为是谁干的?”他眼中闪过一丝凶光,首先想到李恪。李恪在京城的产业,什么都没要,就带了几个下人,两代空空的走了。不管他去哪里,都应该先为生计奔波,不可能有空搞事。老二死了。难道是老四?老五?或老六?特别是老六。他是李恪一母同胞亲弟弟。难道他在给给李恪报仇?这说不通,他没有实力。……御书房。今晚异常闷热。太阳早已落下,气温却依旧居高不下。李二坐在御书房,手握奏折,最近事情发生很多,弄的他心烦意乱。“去御花园走走!”李二不耐烦地将奏折扔到一边,起身离开。踏出御书房,他毫无目的地在园中漫步。走了很久,发现自己...
《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全集》精彩片段
“没事!”
长孙无忌摇头。
这点伤痛他能承受,他是经历过战场的人,这点伤算什么。
但刺客背后的主使,是个大问题。
李承乾脸色难看,“舅舅,你认为是谁干的?”
他眼中闪过一丝凶光,首先想到李恪。
李恪在京城的产业,什么都没要,就带了几个下人,两代空空的走了。
不管他去哪里,都应该先为生计奔波,不可能有空搞事。
老二死了。
难道是老四?老五?或老六?
特别是老六。
他是李恪一母同胞亲弟弟。
难道他在给给李恪报仇?
这说不通,他没有实力。
……
御书房。
今晚异常闷热。
太阳早已落下,气温却依旧居高不下。
李二坐在御书房,手握奏折,最近事情发生很多,弄的他心烦意乱。
“去御花园走走!”
李二不耐烦地将奏折扔到一边,起身离开。
踏出御书房,他毫无目的地在园中漫步。
走了很久,发现自己的心情仍旧无法平静。
这几天,他的内心总是不安宁,满脑子都是李恪的事。
昨天晚上他还做梦梦到四年前,东突厥大举南侵,兵临城下,几乎破城而入的事。
那时,多亏了李恪的新武器,才把突厥打跑。
四年过去了,突厥跟突然销声匿迹般,再也没任何风浪。
但是,战场变化莫测,李二无法确保突厥是不是在酝酿什么大阴谋。
前几天还梦到了李恪投靠突厥,借突厥之手报复他,摧毁了大唐。
今晚,这种焦虑尤其强烈,让他难以平静。
突然,李二停下脚步。
闻到了一阵香味。
“这是什么地方?”
李二好奇询问。
“陛下,这是杨淑妃的宫殿。”太监小德子回答。
“里面在做什么,怎么这么香?”
李二皱眉,再次想到李恪。
二十多天过去了,逆子现在很可能快饿死了,估计快回来求饶了。
“陛下,奴才不知。”
“废物,要你有何用?李君羡,去问问侯君集,逆子的下落查明白没!”
李二声音不悦。
“是。”
李君羡立刻退下。
“走,进淑妃宫。”
说着,李二朝内走去。
门前。
几名宫女和太监正守着,突然看到皇帝过来,都被吓了一跳。
“参见陛下。”
宫女和太监连忙行礼。
“嗯。”
李二简单地应了声,没有多话,直接走进了淑妃宫。
“陛下,陛下……娘娘说您不能进去。”
宫女太监连忙阻拦李二,头垂得低低的,身体不由自主颤抖。
“放肆!”
小德子立刻怒斥,上前一脚踢开挡路的太监。
李二冷笑。
被踢倒的太监倒地,不敢再站起来阻拦。
他感受到皇帝目光中的杀气,冷得让人胆颤心惊。
其他宫女更是把头垂得更低,身体抖个不停,恐惧到不行。
李二挥了挥手,不与这些宫人争执,直接朝内走去。
突然,一道清冷的声音从宫内传出。
“李二,我这里不欢迎你,请你立刻离开!”
闻言,李二目光骤然凝寒,语气冷冽。
“放肆,整个皇宫都是朕的,朕岂需你欢迎?”
清冷的声音再次响起。
“要么你杀我,要么你自己滚。”
“你竟敢威胁朕?”
现场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众人皆惊恐得大气不敢出!
李二虽仅登基五年,但却执掌国政二十多年。
发怒时,威压足以把宫人吓得魂飞魄散。
“对,就是威胁你,除非恪儿回宫,否则我这永远不欢迎陛下。”
杨淑妃的态度非常坚决。
李二将儿子逐出皇宫,又二十多天不理会她。
如今突然驾临,作为前朝公主,李恪生母,岂能容忍?
她宁愿选择死,也不愿妥协。
虽然知道她的态度无法阻挡李二,但仍要表达自己的立场。
“你……”
李二脸色变了又变。
或许是对杨淑妃还有情愫,又或许是因为对李恪的行为感到愧疚。
最终,李二冷哼一声,挥袖离去。
凉城。
此刻,距离突厥攻城已过去两天。
这两天,李恪和牛忠天天泡在一条龙。
抽着赛神仙、喝着小酒、蒸着桑拿。
牛忠是关键人物。
李恪不傻。
两人虽然关系好,但他一旦和李二兵戎相见。
牛忠的选择将至关重要。
所以,这号人是必须拉拢的。
“老牛,听说翠红苑新来了个花魁,走,我请客,去活动活动。”
想必又是一场令人期待的摇曳。
“不不不,殿下,在这呆两天了,翠红苑就不去了,您去吧,我要去看看云图他们把战损统计出来没有。”
牛忠有些心不在焉。
内鬼没除,李恪又为他干了场匈奴。
他实在坐立难安,迫切想知道物资的损耗以及伤员问题。
李恪摁灭赛神仙,也没强拦他,让他先回城主府,自己则是去了翠红苑。
带李恪入内的青楼女人叫小玫。
“殿下,这是贵宾雅室,花魁需等夜幕,才在前厅初次示人。”
说话间,神态娇媚,款款靠近。
那如雪般肌肤,丰腴动人,似是无意间轻靠在李恪肘弯处。
“要不奴家先给您润润?”
细语如丝,温香暖玉。
李恪忍不住重重咽了口唾沫。
小玫年纪不过二十,容颜娇媚,尽显诱惑。
翠红苑的寻常货已这般迷人,那花魁肯定更是艳绝群芳。
小玫如德芙般柔滑的红唇轻启,眼波流转,含羞带笑。
呼吸间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李恪的本能欲望在瞬间被唤醒。
李恪可不是新手,无论是在前生还是金生,都有不少经验。
然而在这瞬间,内心依旧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冲动。
目光不由自主停留在对方的锁骨上,很想将那些遮挡的布料撕裂,一亲芳泽。
想着,一把将对方紧紧搂入怀中。
“倒酒。”
小玫将酒杯递递李恪唇边,故作摇摆。
“我对于男女间的情爱缺乏经验,不知如何取悦美人。能不能告诉我花魁的喜好与容貌?”
小玫娇躯无力绵软,瞥了眼李恪那不安分的手,感到全身的力气仿佛被吸尽。
“殿下这辣手,花儿快被你摧残,何来没经验之说?”
一时间,众人纷纷露出失望的表情。
这时,一个儒雅的中年人,慢慢走出来,嘴角挂着不明显的笑意。
眯着眼睛,看起来颇为和善。
他是荥阳郑氏两大副族长之一,外号“笑面虎”郑景光。
也是五姓七望唯一一个过来看热闹的大家族。
“殿下,好久不见。”
郑景光向李恪行礼,脸上仍然保持着不明显的笑容。
实际上,李恪根本不清楚这个人在哪见过。
不过,他倒是听说过荥阳郑氏的族长。
但郑氏有三个族长,李恪并不知道他是哪个,正的还是副的。
即使知道了,也不会给对方任何面子。
随意打了个招呼后,李恪打了个响指,周围乐队立刻奏起悠扬的旋律。
柔和的乐声,在空中回荡。
大厅的照明,瞬间变得璀璨夺目。
郑景光依旧似笑非笑,虽然心里在看到电后掀起惊涛骇浪。
本想和李恪套套近乎,结果人家似乎根本不拿他当回事。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
李紫英回家了。
特意亲手做了一顿饭,一家三口坐在一块吃晚餐。
李靖看着一桌子菜,头皮发麻。
因为,他觉得这顿饭的开销极大。
毕竟,连饭碗酒杯,都是琉璃制成。
大唐才刚实现和平不久,国库并不充实。
他女儿居然连餐饮都使用琉璃器皿?
连皇帝也未必如此奢侈。
女儿啊,这是公然挑战皇帝的权威么?
主要是,你买奢侈品的钱哪来的?
李靖皱眉:“女儿,爹记得你以前并不喜好奢侈。为何使用琉璃器具盛放食物?”
李靖清楚琉璃的价值。
去年李二赐给过他一件琉璃,价值千金。
而今晚桌上的这些琉璃器具,与李二所赐相比,品质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紫英笑嘻嘻地看着李靖。
“爹,我有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李靖皱紧眉头,“先说坏的吧。”
“哦,去年陛下赏赐给你的,琉璃现在贬值了,赶紧卖掉。不对,卖不卖无所谓了,现在做什么都晚了。”
李靖听后震惊不已,胡须都翘起来了。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别糊弄我,我不懂这些。”
李紫英自豪道:“爹,你可知我在凉城遇到了多少新东西么?”
这话引起了李靖的兴趣,心想凉城那荒凉的地方,会有什么新东西?
“这么讲吧,凉城的月税收,相当于大唐全国月税。”
李靖心头一震,这么多?
朝廷历来只向凉城象征性收点税,因为属于关外之地,并且贫困潦倒。
她女儿不是傻了吧,才说胡话。
“别吹屁,好消息是什么?”
“就是在凉城,都能买得起普通琉璃。”
李紫英仔细看着琉璃杯子,观察上面的花纹。
她曾对琉璃的晶莹剔透感到好奇,但现在,不再好奇。
因为价格低廉,所以回来的时候,李恪送给她和程咬金一人一车。
也是看在琉璃的份上,她才会亲自做一顿饭。
但他没注意到李靖满脸懵逼。
“该不会已经跌到几十文了吧?”
李紫英笑:“并非所有琉璃都值几十文,回来的路上,在客栈听人说不久前有外地人带来一批琉璃。
接着有人买下了他的琉璃,后来才发现琉璃并非西域胡商所带,而是凉城出品,仅售三十文。”
李靖听得心惊肉跳。
琉璃,价值堪比黄金,却只卖三十文?
“这难道不是好事?”
李靖眉头一挑,当然算好事!
把奢侈品的价格打了下来,怎能不算好事?免的胡商在大唐敲竹杆。
“目的正是为了将这两个叛贼诱出。
临行前,将军大人特意交代,若两贼死,其余人等概不追究。”
这句话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众人的心理防线。
“不为叛贼效命!”
此时,牛忠走到了李恪身旁,“殿下,他们似乎停战了。”
李恪微微一笑,“看来,计谋已得逞。”
“计谋?什么计谋?”牛忠一时愣住。
城头上传来了王子虎的声音。
“牛将军,卑职王子虎,已将叛贼首领徐嘉、陈海就地正法,请将军示下!”
李恪放下望远镜,看向牛忠。
“如我所料,徐嘉、陈海已伏法身亡。”
闻言,牛忠惊愕。
“这么快就完事了?”莫非是他们的诱敌之计?”
“我不会认错。”李恪转头对云图吩咐:“传令,打开城门,不得有误!”
“是。”
牛忠也辨认出了徐嘉和陈海的尸体,抱拳道:“殿下的大恩大德,末将铭记在心,日后若有需要,万死不辞!”
话落,翻身上马,疾驰入关。
李恪眯眼,看牛忠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笑。
接二连三的人情。
他敏锐捕捉到了牛忠想彻底效忠他的心思。
就差最后一击了。
想着,李恪跟了进去。
关内。
河洲
牛忠住在此处。
他把千夫长以上级别的将领,一并带了回来。
要彻查叛徒一事。
河州与安州是两隔壁。
安州水灾严重,城郊遍布流离失所的百姓。
在大唐境内,若是没有官方文书,想要离乡做工,无疑是白日做梦。
无论走到哪,都无人敢雇佣。
但也有人为寻求生机,晃荡到隔壁城池去讨口饭吃。
比如,不少衣衫破烂的安州流民,聚集在河州城外,不敢越雷池一步。
他们形容憔悴,好似油尽灯枯,却依然维持着一丝气息。
路过的行人对他们的遭遇,只是唉声叹气。
至于慷慨解囊,施以援手?
那简直是幻想。
如今大家仅能糊口,自顾不暇,谁又有余力去帮助他人?
看到流民,牛忠叹息。
他们这群将士还能吃饱饭,妻儿老小能过的滋润,说真的,亏的都是李恪。
不然,难啊……
他也想过让李恪帮忙流民的问题,但难以开口。
毕竟,凉城是秘密。
一旦把流民引入凉城做工,人多嘴杂,难保消息不会泄露。
流民的问题,李恪看在眼里。
这些妥妥的全是财富啊!
不过要接纳这些财富,得先扩大地盘,彻底吃下凉关。
入城后。
将军府。
李恪开始唾沫横飞,声情并茂的演戏。
“诸位,今天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很内疚。
我虽然与陛下断绝父子关系。
但陛下也是受奸人蒙蔽,才会如此。
我虽心痛,却也知道,只有另辟蹊径,才能铲除奸人。
但我万万没想到,奸人的势力竟那么大,连凉关都有细作……
更是为了除掉我,不择手段到连累老牛。
我死不足惜,可是,他们不能罔顾大唐存亡,与匈奴勾结呀!
在皇宫时,陛下总告诉我,大唐的江山,是忠魂筑成的,我们不能让英雄白死。
直到今天,我才明白,很多英雄都是白死的。
先辈们换来的和平,被奸人如此利用,我深感痛心。
若我查到谁是背后主谋,我会亲手杀了他们。
不杀他们,对不起我们英雄先辈,更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他这话,激起在场众人共鸣。
陈海等人如此恶劣,给突厥通风报信牛忠离关,之后夺权,简直禽兽不如。
李恪顿了顿,继续道:“士兵为大唐卖命,大唐就要让士兵无后顾之忧。我虽与陛下断绝父子关系,但还是大唐子民。
能者多劳,我会尽我所能解决大唐存在的弊端。
今天起,凉关内所有因伤、病或阵亡士兵及其家属,都将得到我的照顾。
我会在河州设百个轩辕农场,供伤残士兵、安州流民,养老、工作。
这里,是他们的最后保障……
士兵伟大,百姓同样重要。
为大唐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没有大家的支持,大唐无法战胜敌人。
往后余生,我将致力于为大唐服务。”
李恪的话,震耳欲聋,在将军府大堂内回荡。
传入众将领耳中,点燃了他们的热血。
他们没想到,李恪不仅仅是满身铜臭味的商人。即便是被诬陷,和皇帝断绝关系,他依旧满门心思为大唐着想,为将士、为百姓着想。
忍不住振臂高呼。
“大唐千秋!”
“殿下,陛下不认你,我们认你!”
哪家没有退伍或伤残的战士?
大唐连年征战,这边突厥的问题没有解决,那边仗着殿下发明的爆炸箭矢,又和吐谷浑打上了。
虽然武器上是有一定的优势。
可也仅仅只是多了爆炸箭矢,凉城中有的波波沙、AK、燃烧瓶,皇帝一样没有。
就这样,皇帝还以为自己能耐了,昏庸听信奸人,冤枉三皇子,断绝关系。
幸好殿下给自己留了一条凉匆的退路,不然大唐,估计会毁在李二手里。
大唐有抚恤制度,但那笔钱能否真正落入士兵手中,取决于官吏信誉。
现在有李恪在,凉关上下二十万兵马,都将得到保障。
毕竟,凉城的辉煌,在着的人马,几乎都见识过,油水也没少捞。
比起朝廷给的三瓜俩枣,他们更偏向跟随李恪。
牛忠见状,深深叹了一口气,苦笑。
此刻起,蜀王算是迈出了造反的第一步,估计再也无人能抵挡他的雷霆万钧之势!”
瞧,他刚才说的,寥寥数语,也没有华丽辞藻,却蕴含了无上价值。
他不仅肯定了士兵汗马功劳,更认可了百姓,同时还承诺了解决问题。
一旦他成就伟业,他将凌驾在皇权之上,即使是皇帝亲临,也难以更改意志。
牛忠目光锁定在李恪的身影上,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寒意。
此子,确实令人敬畏。
拉拢士兵和百姓,足以让他在凉关稳如泰山。
“殿下英明!”
“殿下万岁!”
欢呼声此起彼伏。
乔佳儿站在旁边,绽放出由衷的笑容。
这样的王爷固然令人敬畏,但比起那些只会在家中横行霸道的皇子们,却要强上许多!
牛忠并没作声。
程咬金起身,“行了,我们也该启程回京了,此处一切,我会如实汇报陛下。”
……
城外,封闭工坊中。
李恪看着面前的琉璃窑炉,轻轻摇头。
“火候不够。”
旁边的工匠们战战兢兢,不敢发出一声。
负责人谨慎开口:“王爷,这并不是他们的错。用木柴烧制琉璃,确实难以达到您所期望的效果。”
“王子虎呢?”
“末将在,殿下,末将听候吩咐!”
“即刻派人去西山挖煤。”
“是。”
没有煤,现在想升温,根本做不到。
之后,李恪又直奔盐田。
在盐田里,工匠们正在谨慎地喷洒海水,并从结晶的盐田中采盐。
盐田负责人满脸激动地跑来汇报。
“王爷,真没想到!”
“不到半个月,我们已经有五百万斤盐了!”
李恪点头,提醒大家别过早庆祝,这仅仅是开始,还有几天的空档期。
接下来,这个数字还将大幅增长。
海水晒盐,每斤盐的成本再度下降。
盐产量增加,成本随之降低!
参观完后,李恪进城,去将军府找牛忠。
而此刻,程咬金等人正离开,准备返京。
刚走到城门,就听到如潮水般的马蹄声自远方传来。
程咬金瞳孔骤缩,惊呼出声:“骑兵!”
刹那,他终于明白凉关军为何能打赢突厥了。
转瞬间,骑兵飞奔而至。
众人见到那支军队,无不大惊失色。
即便是程咬金,脸色也凝重起来。
这是怎样的一支军队?
仿佛从九幽地狱中杀出,周身弥漫着浓烈的肃杀之气。
他们身上似乎还残留着未干的鲜血,无一不在证明他们刚从战场的杀戮中归来。
程咬金不由沉声赞叹。
“好家伙,这是一支身经百战,从尸山血海中磨砺出来的精锐!”
万万没想到,凉关内竟然藏有这样一支军队。
这隐藏得实在是太深了。
手下声音颤抖道:“国公,牛忠绝不可能训练出这样的骑兵!殿下意图不明,他明显是想造反。”
人员还在其次,关键这些战马根本不是牛忠能弄到的。
李恪有问题,且问题严重。
程咬金环顾四周,怒目圆睁,语气严肃。
“这种话以后别乱说,殿下是陛下的亲儿子,是否造反由陛下决定,你就当他不存在。不是你该插手的事,只需如实上报即可!”
在别人地盘说对方谋反,无疑是自寻死路!
以这支部队的战斗力而论,他有十足的把握在转瞬间,就能掌控整个河州的局面。
到时,即使李恪原本无意反叛,也不得不反了。
“装作看不见?”
程处亮满脸震惊地看着程咬金,这番话从他爹的口中说出,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然而程咬金压根懒得理他,跟着骑兵返回城内。
他要证实一下这支骑兵的主人究竟是不是李恪。
如果是,李恪有这样厉害的存在,已具备枭雄之资!
有了强大的军队和繁华的地盘,这与当年李阀起兵造反的情形又有什么区别?
若此刻逼迫李恪,他恐怕真的会直接揭竿而起,甚至导致大唐直接失去整个凉关,以及附近所有城池。
“大家看,张汉三手中的两脑袋,莫非就是蛮族那两王子?
“好像就是。”
“我认识曼也,即便化为灰烬,也不会忘记,当年他带人攻入我村,我们被迫逃难。”
“天哪,瞧他颈上的伤口,并非刀剑所切割的整齐痕迹,而是生生被拧断的!”
一不知过了多久,长孙无忌才艰难开口。
“咬金,这消息真的千真万确?”
长孙无忌慌乱起来,因为这可能导致李二父子在战场上对峙。
如果处理不当,他和李二在史书上的形象将蒙羞。
即使李二功业显赫,也会因为杀兄逼父、逼反儿子,并在战场上对决而声名狼藉。
程咬金冷笑:“不然还能怎样?”
长孙无忌皱眉。
李二脸色铁青,冷冷地瞪着下面的几个大臣。
“朕真是没想到,逆子竟然掌握如此庞大的势力,事情已经这样了,你们讨论一下吧。”
魏征摸了摸胡子,犹豫不决道:“咬金会不会看错了?”
程咬金立刻反驳:“不可能,我就算瞎眼也不会看错。”
房玄龄满心忐忑,完全没预料到李恪竟掌握着如此强大的兵力。
难道这些都是前隋的残余势力?
然而,李恪往日在京城表现出的态度,极为恭顺,并没有任何与前隋势力勾结的传闻。
再说了,距离隋朝灭亡,已过去二十年。
前隋的遗党怎可能还保留着如此规模的军队,并且在凉城生根?
最主要的是牛忠给他们打掩护?
太不可思议了。
种种疑虑交织,众人感到思绪纷乱,一片迷茫。
李二瞪着下面几人,一个个都不发一言。
他怒火中烧,脸色气得通红,怒吼。
“传令下去,朕要亲自率军出征!程咬金等随我一同,征调十万府兵!”
什么?
众人脸色瞬间大变。
魏征急切道:“陛下,绝对不能父子二人在战场上对决,这是违背人伦的悲剧。
一旦发生,将严重损害您的威望!”
李二怒目圆睁,大声说:“朕不在乎!杀兄的事已经做了,如果他敢造反,再杀一个儿子又何妨?”
“而且,如果朕不亲自出征,你们中无人敢全力以赴去攻打那个叛贼!”
“他目前身在凉城,把曼族吞了,若他心生异志,可能会影响大唐国土,阻碍西进道路,那将是灾难性的!如果真的发生那种情况,大唐百年基业将毁于一旦!”
李二早已与身边重臣商议决定,必须征服吐谷浑、突厥、高句丽,接着唐军将入驻西域,重振汉家天下。
原本计划正按部就班执行,但李恪突然出现,挡在了对突厥的征途上,生生卡在关外凉城,并且还收买了牛忠,这令李二极为焦虑。
面对这种局面,李二若不亲自出征,难道真的能依赖手下在战场上除掉李恪?
长孙无忌等人见事态已无法挽回,纷纷点头附和,开始着手策划李二的出征计划。
长孙无忌:“陛下若亲自出征,国内必须有主政之人,臣恳请陛下册封太子监国。”
李二微眯着双眼,目光如冰,射向长孙无忌。
面对这股逼人的气势,长孙无忌只得挺直了脊背,与之对峙。
最终,李二移开视线,语气平静道:“就依你所奏。”
不久,李世民御驾亲征,让太子监国的消息,迅速传遍京城。
全城为之沸腾。
百姓们群情激昂,纷纷渴望跟随李二征战。
然而,权贵阶层却弥漫着一股不安的气氛。
他们的消息渠道极为灵通,对李二此行真正的目的,了如指掌。
李恪离开京城后,不知如何就击败了曼族。
消息传遍大江南北后,众人各有想法。
有人私下议论,称赞李恪果然不负皇帝血脉,确实出色。
但现在情况摆在这,李恪未来注定与皇位无缘,终身幽闭可能是他最好的下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