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瞳孔微颤。
他记得2021年那个暴雨夜,陈凯把他的实习报告摔在桌上:“连内存泄漏和逻辑漏洞都分不清,就别假装懂技术。”
此刻他盯着张伟的工位——与导师的合影旁,新增了陈凯的实验室旧照,胶带裂痕里塞着半张字条:“第99层加密日志,记得每周五手动备份。”
<回到办公室,周明亮戴上白手套,从保险柜取出2021年的《技术部人员评估表》。
陈凯的评语栏里,张伟用红笔补了句:“建议保留核心算法注释权”,墨迹边缘还留着咖啡渍——正是周明亮当年故意打翻在陈凯桌上的那杯卡布奇诺。
他冷笑一声,将伪造的《核心会议纪要》垫在下面,打印机吐出的墨点恰好覆盖“陈凯复职申请”的存档编号。
“李总,技术部在传架构师自治论。”
周明亮把文件夹进《哈佛商业评论》,珍珠袖扣故意蹭过墨盒,在第三页留下半枚指印——这次他用了陈凯惯用的炭黑墨水,“您看陈凯离职前的聊天记录,张工说KPI是给不懂技术的人看的进度条。”
李泽凯的手指在镇纸边缘敲出不规则的节奏,父亲临终前的话突然在耳边响起:“当有人总用过去的错误证明现在的正确,你要看看他脚下踩着谁的影子。”
他注意到文件右下角的打印时间:2023年10月15日23:47——正是张伟团队为修复陈凯留下的内存泄漏,第三次通宵调试的夜晚。
技术部的季度考核提前两周降临。
张伟握着钢笔,发现第三题的“SIFT算法优化”配图上,关键点标注有误——那是周明亮照着百度百科临摹的错误示范。
他在题侧写下:“建议改用ORB-SLAM3,陈凯曾在第17号技术备忘录指出其兼容性优势”,笔尖在“陈凯”二字上停顿半秒,墨水滴在答题卡上,晕染出类似服务器报错的蓝色圆斑。
成绩公布当天,61分试卷的“建议”二字被红笔圈死,旁边是周明亮的批注:“技术不应脱离商业现实”。
张伟盯着评语的墨色,突然想起陈凯被劝退那天,同样的红笔在他的工牌上划下叉号,墨水用的是恒盛集团早已淘汰的派克钢笔——如今正别在周明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