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里回荡,我的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
三天后,测序结果跳上屏幕的瞬间,我手中的咖啡杯 “当啷” 一声摔在地上,褐色的液体在白色瓷砖上蔓延,却丝毫没有引起我的注意。
金菊的基因组里,赫然存在着能编码纳米级金属转运蛋白的序列,这些神秘的基因片段,就像大自然精心编写的程序,精确控制着金属元素的运输与转化;枸杞的线粒体中,保留着远古时期与地脉磁场共振的调控基因,仿佛是一部记录着地球历史的活化石;而杏仁的根系细胞里,储存着识别断层带的分子探针,它们如同敏锐的哨兵,时刻监测着大地的细微变化。
这些发现足以颠覆整个生物学界,更让我回想起在璇玑园的点点滴滴。
那些看似离奇的现象,此刻都有了科学的解释,却又显得更加神秘莫测。
我拿起手机,想要给陈叔打电话分享这个惊人的消息,却发现那个熟悉的号码再也无法拨通。
就在这时,一封来自璇玑园的信被送到了实验室。
泛黄的信封上,陈叔苍劲的字迹跃然纸上。
我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一片干枯的金菊花瓣飘落出来。
将花瓣放在显微镜下,眼前的景象再次让我震撼 —— 花瓣表皮的 “白虎纹” 其实是排列整齐的二氧化钛晶体,在电子显微镜的照射下,这些晶体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如同夜空中的繁星。
更令人惊奇的是,它们能在特定光照下产生光催化反应,分解空气中的重金属颗粒,这不正是现代光触媒技术的雏形吗?
信末,陈叔的字迹有些模糊:“神话是古人的专利,科学是今人的语言,但秋廊的风,永远在寻找能同时听懂两种语言的耳朵。”
看着这句话,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璇玑园。
记得那个秋分的午后,陈叔拄着桃木拐杖,站在青铜拱门前,霜白的眉毛下,那双琥珀色的眼睛仿佛能看穿时空。
他指着白虎浮雕,讲述着古老的传说,而那时的我,只把这些当作荒诞不经的故事。
如今,站在现代科学的视角,我才明白,那些看似虚幻的神话,其实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解读。
他们用浪漫的想象和神秘的故事,记录下了对世界的观察与理解。
而我们所谓的科学发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