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杜丽娘正举着毛笔,在虚空中书写行书,墨迹竟滴落在现实的宣纸上,晕开一行明代吴体:“情至起涟漪,双生共砚池。”
更震撼的是,监控录像里同时出现两个苏韵——一个穿着睡衣站在画前惊呼,另一个身着古装在画布上挥毫。
林羽突然想起祖母的笔记:“画魂借肉身成形,需在卯时三刻完成‘双生共笔’,否则永困画中。”
他抓起紫毫笔蘸满朱砂,在现实的宣纸上写下下联:“墨痕通今古,一笑解连环。”
当最后一笔落下,苏韵感觉有什么东西“咔嗒”一声归位。
她被推回现实时空,镜面上的雾气迅速消散,手中却多了半阙《醉扶归》的手稿,墨迹还带着温热的体温。
画室里,林羽正对着两张几乎 identical 的书法作品发呆——一张是明代的蚕头燕尾,一张是现世的瘦金体,却在“情”字的转折处,自然地连成了同一个弧度。
第十五章:文物局的疑虑上午九点,文物局的陈主任带着检测团队闯入耦园。
“根据卫星监测,这里的磁场强度在过去一周激增300%。”
他指着手中的检测仪,屏幕上的波纹正随着苏韵靠近而剧烈跳动,“更奇怪的是,上个月在拍卖行流失的明代《牡丹亭》绢画残片,最近竟在你们的画作里检测出相同的矿物颜料成分。”
林羽将那半块玉佩塞进抽屉最深处,面上却不动声色:“可能是我们研究古画时沾到的颜料?
毕竟临摹过很多次。”
苏韵递上项目策划书,指尖不经意划过陈主任的袖口——那里别着一枚刻着“文物修复”的徽章,与她在画中世界见过的工匠印记一模一样。
检测持续到黄昏,当工作人员取走画布样本时,苏韵看见《冥誓》里杜丽娘的眼神突然转向画外,嘴角扬起一抹微妙的笑意。
当晚,她在被窝里打开手机,发现白天偷偷拍下的陈主任工作证照片上,发证日期竟是1955年——与那张游园照上“苏韵”的拍摄年份完全重合。
第十六章:画魂契约子夜,耦园的百年老梅突然开花。
苏韵握着两半玉佩站在树下,看见月光中浮现出无数细小的金色丝线,将现实与画中世界编织成巨大的茧。
林羽举着写生灯走来,灯光下,他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