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怎么变,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纪录片播出那天,工厂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客户来信。
有位退休教师寄来双补了十八次的皮鞋:“这双鞋陪我走过了整个职业生涯,谢谢你们让我知道,有些东西不会被时光磨损。”
陈江河看着皮鞋上的补鞋痕迹,想起1992年那个免费修鞋的夜晚。
春芳递来热茶,指着电视上的弹幕:“你看,年轻人说‘老字号才是yyds’。”
他笑了,看见孙子阳阳正趴在钳工台上画画,纸上是个戴着安全帽的小人,旁边写着“爷爷是大工匠”。
窗外,当年的老槐树已经亭亭如盖,枝叶间漏下的阳光,像极了1992年那个温暖的春日。
深秋的傍晚,陈江河带着阳阳逛老夜市。
改造后的夜市灯火辉煌,却没了当年的烟火气。
他在曾经摆修鞋摊的地方停下,墙上的老照片里,自己和春芳站在自行车棚前,身后是“江河皮鞋美容”的木牌。
“爷爷,你看!”
阳阳指着远处,一个年轻人在摆修鞋摊,面前放着“免费擦鞋”的牌子,旁边围满了好奇的顾客。
陈江河走过去,看见年轻人用的是“熊猫牌”胶水,铝制鞋撑按尺码排列整齐。
小伙子抬头,眼里闪过惊讶:“您是陈厂长?
我看了您的纪录片,想跟您学手艺!”
他笑笑,接过小伙子递来的鞋刷,在皮鞋上画起圆圈:“擦鞋分三步,力度要匀,就像......就像梳棉那样!”
阳阳突然开口,想起奶奶说过的话。
小伙子愣住,随即笑了。
夕阳把三人的影子拉得老长,陈江河看着年轻人专注的样子,仿佛看见当年的自己。
远处的商场大屏幕正在播放“春芳皮具”的广告,陈小雨的声音响起:“每双皮鞋都是时光的礼物。”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王建军发来的消息:“老陈,宏达破产了,他们的电商平台被咱们收购了!”
陈江河摇头,回复:“把他们的技术团队留下,其他的......就算了吧。”
阳阳拽了拽他的袖子:“爷爷,该回家了,奶奶做了红烧肉!”
“好,回家。”
他摸了摸孙子的头,看着城市的霓虹渐次亮起,想起春芳常说的话:“潮起潮落,总有归处。”
工厂的烟囱已经改造成观光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