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无名的业火,我怼了父亲一句,“你不懂,我们感情的事你别瞎掺和。”
父亲看我用话怼他,他也恼了,声色俱厉地对我说,“我不懂,但我知道把媳妇娶到家才是实打实的,娶不到家,白搭,煮熟的鸭子都能让它飞了。”
父亲的话直戳我的心窝。
我听后气急了眼,冒出了一句,“以后我的事不用你管。”
堂叔眼看着我和父亲要抬起杠来,便开始和起稀泥,“宋扬别着急,你爹都是为你好,这些事都是俺老哥俩拿的主意;你不了解现在农村里的事,你不定亲,别的媒人还会介绍给其他人的,脚踩几只船的多的是;你是老师素质高,遇事要冷静,多想想现实。”
堂叔的话是有道理的,我以前也听说过。
这跟货比三家一个道理。
但我不想只是为了娶媳妇而仓促地去定亲。
我说我考虑考虑,问问李薇的意见再说。
我爸说等你的信,我把彩礼都准备好了。
因为父亲提起丁晓冉的事,我心里烦躁的很,一会儿也不想在家里多待,也不想和父亲话不投机。
于是我找了个理由说还有课,得赶紧回去。
父亲看我屁股都没坐热,当时也很烦,但他压着火没有阻拦我。
临走,堂叔叮嘱我说,“好好和人家说,这边你放心,我去和李薇的家长提亲去,会帮你说些好话的。”
说实话,这些年我没有和父亲抬过杠,父亲也从没数落过我。
可能父亲听说我和丁晓冉的事,替我惋惜,恨铁不成钢,心里着急,才说了那些伤我的话。
我不怪父亲,父亲都是为了我着想。
他们这一代人的思想,都是以实惠、实在为主,什么浪漫,爱情,他们才不管这些,知道能娶回家的媳妇才是真的。
他们这一代人成家,大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可他们不惧风雨,生儿育女,开枝散叶。
尽管他们受尽了苦难,可他们依然坚守着摇摇欲坠的家庭,守护着妻女老小,一步步走向富裕,幸福。
他们是有担当的父辈一代。
难道说他们就没有浪漫,没有爱情吗?
时代进步了,我们摒弃一些从前的东西,但他们走到一起就是一辈子的坚贞,还是值得敬佩的。
回到了学校,我并没有直接去和李薇沟通定亲的事。
我认为我们之间还有一道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