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却无心欣赏这城市的美景。
我的心里只有一件事——找出陈瑜陷害我的原因。
我多方打听,找到了陈瑜的家,却已经人去楼空,只剩下几个仆人在忙碌地收拾着残局。
我心急如焚,上前拉住一个仆人,声音颤抖地问道:“请问,陈瑜他人呢?”
仆人看了我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说道:“夫人,您来晚了。
公子他……因为生意失败,欠下了一大笔债务,不得不逃离苏州,躲避债主的追讨。”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猛地一沉。
难道这就是他要珍珠衫的原因?
那为何要骗蒋兴哥回家?
为何要陷害我?
为了寻找答案,我决定继续深入调查。
我四处打听,经过一番周折,我终于找到了一个认识陈瑜和蒋兴哥的老朋友。
这位朋友告诉我,陈瑜和蒋兴哥本是生意场上的朋友,没想到蒋兴哥没有和陈瑜商量便拿着一部分本钱去襄阳做生意,后来又娶了亲,而带走的钱让陈瑜生意落败。
听到这些,我也能猜到事情的真相。
陈瑜埋怨蒋兴哥不辞而别,又怨恨我留住了蒋兴哥,便一箭双雕,买通雪晴偷走珍珠衫,陷害我,报自己心中怨恨。
我不是个软柿子,我要为自己讨回公道。
第三章 公堂对决我在苏州得知了真相,心绪难平,既悔恨自己识人不清,对蒋兴哥枉付终身,又委屈万分,怨陈瑜不该误我。
辗转回到襄阳。
这座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此刻却仿佛成了一个让我既心痛又怀抱一丝希望的地方。
我深知,想要为自己讨回公道,单靠我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长计议。
于是,我决定用自己会写诉状的本事,先找到生活的出路。
暮春的襄阳城笼罩在蒙蒙细雨中,青石板路上泛起一层薄雾。
我在书铺旁支起一方木案,案头摆着笔墨纸砚,布幡上“代写书信”四字被雨水洇得模糊。
檐角铜铃轻响,一名素衣女子踏雨而来,鬓间白绢花被风吹得斜斜欲坠。
她驻足案前,指尖捏着一封泛黄的信笺,嗓音沙哑:“姑娘,可否替我写一纸诉状?”
我抬头望去,她面容憔悴,眼尾细纹如刀刻,唯有一双眸子亮得惊人。
我蘸了墨,轻声问:“夫人要告何人?”
“陈瑜。”
她吐出这名字时,袖口滑落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