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婉林的其他类型小说《女性也能顶半边天婉林后续+全文》,由网络作家“零落诗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为了确保居民方便使用,她和协会团队骑着自行车跑遍了整个青城社区,最后选定了三处位置:一个在小学旁边,一个在社区活动广场,一个在市场附近。接着是宣传。她设计了手绘宣传单,亲自走进街坊巷尾,给每位居民讲解共享站的理念。许多人疑惑地问:“这东西能行吗?”她便耐心解释,直到对方点头表示愿意尝试。但困难接踵而来——第一处站点建成后,没几天书架上就空了,书籍被借走后迟迟未归还。“你看,我就说吧,这种共享哪能行?大家都想拿便宜的,谁会想着归还呢?”有居民摇头叹气。婉儿心中一紧。那晚,她翻来覆去,直到凌晨,突然灵光一现:共享需要责任感,责任感源于参与感。第二天,她立刻召集团队,决定调整策略——1.每次借书时,借阅人需在共享小站的留言板上写下一句话:...
《女性也能顶半边天婉林后续+全文》精彩片段
为了确保居民方便使用,她和协会团队骑着自行车跑遍了整个青城社区,最后选定了三处位置:一个在小学旁边,一个在社区活动广场,一个在市场附近。
接着是宣传。
她设计了手绘宣传单,亲自走进街坊巷尾,给每位居民讲解共享站的理念。
许多人疑惑地问:“这东西能行吗?”
她便耐心解释,直到对方点头表示愿意尝试。
但困难接踵而来——第一处站点建成后,没几天书架上就空了,书籍被借走后迟迟未归还。
“你看,我就说吧,这种共享哪能行?
大家都想拿便宜的,谁会想着归还呢?”
有居民摇头叹气。
婉儿心中一紧。
那晚,她翻来覆去,直到凌晨,突然灵光一现:共享需要责任感,责任感源于参与感。
第二天,她立刻召集团队,决定调整策略——1. 每次借书时,借阅人需在共享小站的留言板上写下一句话:“这本书我会好好爱护,并在X日归还。”
2. 每月举办一次“共享之星”评选,表彰借阅和归还最积极的居民,并在小站公告栏张贴他们的照片。
新策略实施后,借阅率和归还率明显提升。
社区广场的那位李叔叔笑着说:“这法子好啊,我孙女现在每次借书都念叨着‘要按时归还,不然就成了不守信用的人’。”
婉儿也忍不住笑了。
一个月后,青城社区的三处“绿色共享小站”成了街坊茶余饭后的谈资。
孩子们喜欢来这儿交换故事书;年轻人用共享平台互换闲置的厨房用品;老人们则在共享长椅上晒太阳、拉家常。
甚至有其他社区的居民前来取经。
项目推广会上,婉儿作为代表上台演讲。
演讲结束后,一位来自市区的企业家走上前,递给她名片:“我叫王志远,做绿色社区服务的。
我们对你的项目很感兴趣,或许可以合作,将这种模式推广到其他社区。”
婉儿看着名片,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兴奋。
从一个小镇的试点站,到可能走向更广阔的城市社区——这曾是她不敢想象的事。
她抬头望向窗外。
冬日的阳光洒在街头的共享小站上,孩子们在书架旁欢笑,大人们围坐交流。
她知道,这只是起点。
未来的路,仍漫长而未知。
但她已经不再害怕。
因为她懂得了:梦想,
,这才是真正挑战的开始。
项目启动会议定在青城文化中心的小会议室。
当天,婉儿提前一小时到场,手中紧握着提前准备的资料,脑中不断回忆着计划细节。
会议开始时,沈秋白和几位协会成员围坐在会议桌旁,目光都投向她。
“婉儿,今天由你来给大家介绍项目进展和未来计划。”
沈秋白微笑道。
婉儿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将投影仪打开,熟练地开始讲解:“我们的‘绿色共享小站’项目计划从青城社区开始,建立三处试点站点,提供书籍、玩具和日用品的共享服务。
同时开发一款简易小程序,方便居民发布和查找共享物品。”
她边讲边展示数据和居民调研结果,声音平稳有力。
汇报结束后,会议室内短暂沉寂。
片刻后,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人开口:“理论上不错,但社区居民愿意参与吗?
毕竟,‘共享’需要信任,而信任并不容易建立。”
婉儿一怔,随即点头:“您说得对。
信任是项目的核心。
我们计划通过社区活动和故事分享,逐步建立信任。
比如,举办‘共享故事会’,邀请参与者分享他们通过共享获得的便利和温暖。
让信任从小事开始。”
那人微微一笑,示意赞同。
沈秋白在旁看着,眼中闪过欣慰。
会议结束时,她拍了拍婉儿的肩膀:“做得很好。
记住,创新不只是一个想法,而是不断面对质疑并找到解决办法的过程。”
婉儿用力点头。
回到家时,天已擦黑。
饭桌上,母亲端来热腾腾的炖鸡汤,说:“听说你们的项目要开始了?
这可真了不起。”
父亲坐在一旁,放下手中的茶杯,轻声问:“那个……共享站,能给社区带来啥好处?”
婉儿愣了一下。
父亲很少主动问起她的事情。
她放下筷子,认真解释:“爸,现在很多家里有用不上的书籍、玩具和生活物品,扔掉可惜,留着占地方。
共享站能把这些物品重新流通起来,帮助有需要的人。
比如,咱们街坊李叔叔家孙女,就经常借邻居家的故事书看。”
父亲点点头,没再说话,但目光中似乎多了几分理解。
那一夜,婉儿在床上辗转难眠。
她清楚,项目的真正挑战才刚开始。
社区试点站点的建设过程比想象中复杂。
首先是选址。
不住想,如果真的有机会,她是否也能像那些历史中的女性一样,打破束缚,活出自己的人生?
然而,命运并没有给她太多思考的时间。
这天傍晚,婉儿放学回家,刚推开门,就听到屋里传来的争吵声。
“她才十五岁!
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我们家的条件,供她读完高中就不错了!”
父亲林志强的声音带着怒气。
“可婉儿成绩那么好,老师都说她有希望考上重点大学。”
母亲李慧芬的声音中透着恳求。
“大学?
你知不知道大学要花多少钱?
咱们家的生意已经快撑不下去了!
再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什么?
早点出去找个工作,帮家里减轻点负担,懂吗?”
婉儿愣在门口,心中骤然一沉。
她从未想过,父母的争吵竟是因为自己。
更让她难受的是,父亲口中那句**“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什么”**。
母亲叹了口气:“她是我们唯一的女儿,不能就这样放弃啊。”
“够了!”
父亲拍了桌子,“我是家里的顶梁柱,我说了算!”
话音落下,屋内陷入死寂。
婉儿手中的书包缓缓滑落,眼中浮起酸涩。
那晚,婉儿躺在床上,怎么也无法入眠。
她听着隔壁父母房间传来的沉重叹息,心中翻涌着无力与愤怒。
难道因为自己是女孩,就注定要放弃梦想?
因为家境不好,就必须被迫停下前行的脚步?
她翻身坐起,打开台灯,目光落在桌上的那张名片。
指尖轻轻摩挲,心中突然升起一股冲动。
拿起电话,她犹豫了片刻,还是拨通了上面的号码。
嘟——嘟——“喂?”
电话那头,沈秋白的声音干练而温和。
“沈……沈阿姨,我是林婉儿。”
婉儿的声音有些颤抖。
“林婉儿?”
沈秋白微微一顿,随即笑了,“是那天公交站台下,抱着《世界著名女性传记》的小姑娘吧?
这么晚找我,有什么事吗?”
婉儿咬了咬唇,心一横:“我……我想问,命运真的能改变吗?
如果我家里人不支持我,我是不是就只能放弃了?”
沈秋白沉默了片刻,随即轻声说:“婉儿,改变命运的前提是你相信自己可以改变。
别人的看法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内心的声音。
你想成为怎样的人?”
婉儿握紧电话,低声说:“我想成为一个像书里的
:设备读码系统出现故障,导致物品借还记录混乱,部分书籍和工具被误认为已归还。
婉儿在社区公示栏贴出了调查结果,并承诺升级系统,加强管理流程。
但风波并未因此平息。
一则匿名帖子出现在本地论坛:“共享小站名不副实!
物品丢失、设备故障不断,项目负责人能力不足,是否有利益输送?”
帖子配上了婉儿在现场和居民争论的照片,断章取义地描述为“推卸责任”。
留言区里,质疑声、嘲讽声蜂拥而至。
“就知道作秀。”
“社区经费都去哪了?”
“环保是假,骗补是真吧?”
面对屏幕上的字句,婉儿心口发闷,手指微微颤抖。
许明轩看到帖子,立即打电话过来:“别看那些无凭无据的东西,我们一起解决。”
“可是……项目刚有起色就被泼脏水,大家辛苦的努力全被否定了。”
婉儿声音有些哽咽。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然后许明轩坚定地说:“我们一直在做对的事,对吧?”
“对。”
“那就别怕。
风雨再大,我们一起扛。”
第二天,婉儿和团队在小站门口摆起咨询台,面对面为居民解答疑惑。
许明轩站在桌前,拿着扩音器笑着说:“大家来看看共享小站的‘黑箱秘密’吧!
设备怎么升级,书籍怎么借还,咱们全透明公开!”
孩子们好奇地凑过来摸设备;大人们则听得认真。
不久后,一位老人走上前,语气缓和了许多:“之前是我急了,没想到你们真的这么尽心。”
“理解,理解。”
婉儿微笑,“您的意见我们都会改进。”
这场信任修复行动持续了整整两周。
当婉儿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时,手机震动了一下————“社区论坛热帖:‘共享小站,风雨后的坚守’。”
点进去,看到的是一位居民拍下的现场照片:阳光下,婉儿和许明轩带着一群孩子,正在讲解物品共享的故事。
帖子下的评论,逐渐变得温暖:“原来他们做了这么多工作。”
“小站里的旧玩具让邻居家孩子乐坏了,支持!”
“有问题能解决,有团队有担当,这样的项目值得信任。”
婉儿握着手机,鼻尖微酸。
这时,屏幕上跳出一条新消息——许明轩:“我们赢了。”
夜风轻轻吹拂着窗帘,婉儿靠在沙发上,心
击”。
屏幕上一条新路径浮现:“子节点·高架桥基站·频率调制端口。”
“找到次级节点了!”
明轩迅速下载数据,拔下设备。
婉儿疑惑:“为什么留了后门?”
“‘冰霜’不怕我们看到这些。”
两人刚走出主机房,电梯门再次开启。
那个戴银色耳机的男子走出电梯,嘴角噙着冷笑。
他伸手按住耳机,轻声说了句:“共振。”
瞬间,耳边再次响起421Hz低频声波。
墙壁在视野中扭曲,地面如波浪般起伏。
婉儿再度听见熟悉的耳语:“放弃吧……他们早就赢了……婉儿,坚持住!”
明轩将一只微型耳塞塞进她耳中,反向声波驱散了幻觉。
男子神色微变:“有意思。”
他缓缓摘下耳机,露出两侧耳廓上的植入装置——金属震膜,直接嵌入皮肤。
“我是猎犬,‘冰霜’的耳朵。”
他用空洞嗓音说道,“你们无处可逃。”
说完,他猛然按下掌中遥控器。
空气中声波频率骤然提升,玻璃当场炸裂。
明轩拉着婉儿转身奔向消防通道。
耳膜剧痛中,他回头看到猎犬嘴角微翘,缓缓跟随而来。
两人狂奔上高架桥基站平台。
平台上,四周竖立着高耸的信号塔,红色指示灯在夜空中闪烁。
“就是这里!”
明轩将设备连接进控制端口。
屏幕上再次出现那条低频波形。
目标频率:421Hz。
明轩调整反相频率,设为417Hz——微弱差距足以形成声波干扰屏障。
“再给我十秒!”
脚步声从楼梯间传来。
猎犬缓缓走上平台,双手插兜,神情悠然。
“你们很聪明,但声波是双刃剑。”
他说着,再次按下耳机。
嗡——全桥范围内,421Hz声波骤然增强。
金属护栏震颤,空气仿佛凝滞。
婉儿脑中幻象再次袭来——这次,她看见了母亲在厨房唤她回家,听见父亲温和的笑声。
“不……这不是真的!”
她痛苦地跪倒在地。
明轩也感受到脑中低语声响起:“放弃吧。
没人会相信你们。”
“这座城市已经被我们掌控。”
血液上涌,双手发抖。
他咬破舌尖,强迫自己保持清醒。
倒计时只剩3秒。
猎犬走近,伸手扼住明轩的喉咙。
“再见,杂音。”
“启动!”
明轩猛按启动按钮。
“反向频率已激活。”
刹那间,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