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刘明因为贪吃,嘴里塞满了零食,不小心呛到了自己。他一边咳嗽一边捂着喉咙,脸色变得通红。林小雨见状,忍不住站了起来,递给他一杯水。刘明接过水杯,感激地喝了一口,然后尴尬地笑了笑。这一刻,两人的关系似乎有了一丝转机。或许,这种瞬间的善意,能够打破两人之间长久的敌意。
然而,这种短暂的和解并不长久。不久之后,刘明又恢复了他那恶作剧的本性,继续用唾液涂遍桌子,而林小雨则继续用各种小玩意儿回击。两人之间的“战争”似乎永无止境,但林小雨却从中找到了一种奇怪的平衡。她开始意识到,这或许是自己在新环境中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一种在外在压力下寻求存在感的方式。
### 痛苦的课堂记忆
每当回想起五年级下学期和六年级的那段日子,现如今27岁的林小雨依然总是感到心头一紧,那些痛苦的课堂记忆仿佛一座座无形的山峰,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课堂上,老师们总是带着一丝鄙夷的目光对待她,仿佛她的存在就是一种打扰。
数学老师张老师是一位中年男子,圆脸上总是带着严肃的表情。他对待林小雨的态度尤为恶劣。有一次,张老师在讲解一道复杂的数学题时,突然指着林小雨,大声问道:“林小雨,你为什么在笑?你是不是觉得这题很简单?”林小雨愣住了,她根本没笑,只是因为题目的复杂性感到有些困惑。张老师接着质问:“谁教你课堂上笑的?你是从哪个学校学的?”当林小雨懵懵说出自己的小镇学校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嘲笑声在教室里回荡,仿佛这一刻整个世界都站在了她的对立面。
类似的场景屡见不鲜,林小雨在课堂上总是如履薄冰,生怕自己的一个细微动作或表情引发老师的不满。有一次,语文老师突然在课堂上指名道姓地批评她:“林小雨,你的作文水平太差了,写得一塌糊涂,回去多练练吧!”这些无情的批评像是一把把锋利的刀,刺入她的心,让她感到无比的羞愧和无奈。
更让林小雨难以忍受的是,有些老师